95岁老校长重返校园,追忆往昔话发展
“我今天刚好满95岁,夫人也92岁了,一直以来想达成一桩心愿,为我们一中的学生尽点微簿之力,我们夫妇决定,从积攒的养老金中拿出5万块钱,由学校确定,帮助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考上本科的学生,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多贡献力量。”
这感人的一幕发生在8月3日,说这话的是原黔西中学(黔西一中前身)校长李君郇。
8月3日,95岁高龄的老校长李君郇,在夫人孙静老师和长子李涛老师的陪伴下,重返黔西一中校园,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教室、实验室、运动场、图书馆,由衷感慨学校巨大变化,对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欣慰不已。原黔西县政协副主席、原黔西一中校长高远见,原黔西县教育局领导李长青,66届学生梁天森等老同志及黔西一中校长雷飞颖陪同参观。
从1956年到黔西一中工作,1957年至1966年担任校长,李君郇带领他的教师团队,创造了黔西一中办学历史上的诸多奇迹:创造性地制订了“学生管理十条规章制度”;提出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三读”(开学初要通读教学大纲、备课前要熟读教材单元、上课前要精读教材章节)、“六要”(教学目的要明确、重点难点要掌握、教学内容要熟悉、教学方法要灵活、学生情况要了解、布置习题要先做)、“两全”(学生作业全收全改)、“三标准”(教学效果上要学生易学、难忘、会用)、“四注意”(即要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要注意循序渐进、注意联系实际、注意因材施教、注意思想教育)、“三声”(早上一片读书声、课间一片歌声、自习鸦雀无声);倡导在教师中比思想、比进步、比备课、比辅导、比教学效果;1959年高考成绩名列全省第四;1960年高考成绩名列全省第二;1961年高三升学考名列全省第二;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孙静老师代表学校到北京出席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
校长雷飞颖向李君郇老校长介绍学校发展情况,特别提及在学校管理中积极传承历史经验和智慧,结合现代教育特点,形成了“3634”(三读六要三标准四关注)教学常规管理模式,在保留传统“三声”的同时,积极创设“新三生(名学生、留学生、研学生)”个性育人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李君郇老校长语重心长,希望年轻一代的学校管理者,在继承优良传统、尊重教育规律的同时,要下大力气抓教风和学风,特别是对家庭贫困又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要更加关注其生活和学习;教师队伍一定要有责任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严管厚爱,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成才,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人。
★
图 | 范晖
编辑 | 学校融媒体中心
一审一校 | 云杰
二审二校 | 曹军
三审三校 | 蔡军
监制 | 雷飞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