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本教研 > 强师工程‖语文课:让人文情怀之花绚丽绽放

强师工程‖语文课:让人文情怀之花绚丽绽放

2022年11月07日 15:34:53 访问量:8411

强师工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师强则教育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是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需要。我校在“强校复兴”的发展方略的指引下推行一中特色教研,推进强师工程。



语文课:让人文情怀之花绚丽绽放


9月6日星期二下午,新学期语文组第一次同课异构课堂展示活动在高一(14)班举行。本节课由雷洪老师执教,课题为闻一多先生的《红烛》。



《红烛》是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的序诗,反映了闻一多青年时期的真实情感,从困惑到理解,从振奋到同情,从感伤到勉励,无不体现出闻一多在探索人生真谛历程中的思想变化。本节课通过烛忆流年、烛眼识一多、寻找当代的红烛三个部分逐步探寻诗人执着追求的心迹。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几个环节完成课堂任务。整堂课主线清晰,层层推进,特别是在“寻找当代的红烛”环节,学生们畅所欲言,有对医护人员的赞美,有对各行各业志愿者的感谢,有对科技工作者的敬佩,也有对守边战士的歌颂。在学生们看来,他们是一群可敬可爱的人,不顾个人得失荣辱,为国家做出卓越奉献,这是新一代红烛精神最直观的体现。


课后,进行说课评课活动。执教老师雷洪从教学设计、课堂预设以及课后反思等方面展开说课,听课老师各抒己见,从语文课程标准、新教材教学要求和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语文课堂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是人文情怀养成的主阵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语文课堂上,必须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重视个人情感和独创精神等的培养,重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保持语文独特的“文气”情味,让人文情怀之花绚丽绽放。

图文 | 语文组(高一年级)

编辑 | 学校融媒体中心

审核 | 蔡军

监制 | 雷飞颖


编辑:石淼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黔ICP备19002327号-1
联系地址:贵州省黔西县城关镇河滨路13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