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似锦,黄莺第一枝
3月15日,黄英老师在高一(6)班执教语文组本学期第一堂公开课,全组老师参与听课。
黄老师授课内容为《烛之武退秦师》。在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基础上,课堂上熟悉运用各种教学技巧,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融合式设问——循循善诱,渐入佳境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黄老师多次结合历史事件对文章进行分析:
“以其无礼于晋,涉及了哪个历史事件,为什么说无礼?”
“且贰于楚也,又是什么事件?”
……
通过每一次的提问,把文章内容和历史知识相结合,让同学们主动思考,这样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清晰、深入。
分组讨论——人人参与,尽显其才
好的教学需要人人参与,绝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在黄老师的课堂上,热烈而融洽,民主氛围很浓,同学们在分组进行讨论中,结合已有知识,通过文章中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极富真知灼见。教学最后环节,黄老师随机点名每组一位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一一点评,对同学们出色的表现给予很高的评价。
评议——语文教学应返璞归真
在评议阶段,教研组长晏尹在听课老师发言之后进行总结。他认为知识是在交流中得以丰富的,思想在辨析中逐渐升华的。因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好的课堂应返璞归真,充满有趣的互动方式和文化味道,强化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春暖花似锦,黄莺第一枝”,黄英老师的公开课,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扫码关注我们
图、文 | 罗琼
编辑 | 融媒体中心
审核 | 蔡军
监制 | 雷飞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