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的课堂追求
高中语文名著名篇教学,既是幸事,也是挑战:对内容熟悉,教师授课容易把握;而一但对课程内容开掘不够,则会流于平淡。3月22日,语文组黄维老师勇于尝试,公开课课堂再现经典名篇《六国论》。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古来唯有‘苏家’”……如此入课,便先声夺人,既吸引注意力,又激活学习热情。这是文化景仰的力量。
为了解析文章对比和举例论证方法,黄老师以三个问题作导引,学生在思考中循着文本内容,渐次掌握二种论证方法要领。将抽象难理解的论证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既要功力,也要耐心。课堂上,学生经过思考问题“文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组对比”,相继反馈自己发现的对比,有得与失对比,有强与弱对比,有多与少对比,放宽到全文来看,“赂”与“不赂”,自然而然成为文中最大的对比,这组对比同时构成本文的行文思路。
黄老师清晰的授课思路,与精妙细微的文思相得益彰。没有夸张出来的“盛宴”,只有朴实无华的语文课堂,如春风化雨,循序渐进。教古诗而诗韵悠扬,教古文而文思隽永,是为语文课堂。
扫码关注我们
图、文 | 语文组
编辑 | 融媒体中心
审核 | 蔡军
监制 | 雷飞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