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师工程
如何应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
——生物组召开2023年高一生物新教材教学策略研讨会
学校“3634”课程体系中要求“备前三读”:读课标、读教材、读相关资料。新课标实施,新教材教学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成了教学中急需思考、落实的问题,8月31日,黔西一中生物学教研组结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开展了教研讨论会。
生物教研组长朱小艳组织高一年级的8位生物老师开展课标解读。解读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全面贯彻新课标中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要求。第二方面围绕新教材的“问题探讨”与“思考讨论”栏目梳理知识的逻辑,第三方面关注高考改革趋势,聚焦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教师教学的引导性,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教师的教学机智。
研讨过程中,郝茂贤老师,杨七老师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将新教材中的“变化”逐一进行解读和分析,并进行新旧教材比较,认为新教材的教学需要在稳中思变,尤其体现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强化生物学“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此次研讨会,教师们通过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学习心得,大家认为新课标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教材更加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未来,生物学教学将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动手实践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图文 | 生物组
编辑 | 学校融媒体中心
一审一校 | 云杰
二审二校 | 曹军
三审三校 | 蔡军
监制 | 雷飞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