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意义
——英语组高二年级Runners(奔跑者)学习共同体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当过老师的人都知道,一堂课的优劣决定因素很多,其中教学设计至关重要。
7月7日,由安涛老师主持,英语组高二年级Runners(奔跑者)学习共同体在格致楼三楼开展《教学设计原理》读书分享活动。
《教学设计原理》一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信息加工学代表人物R.M.加涅所著。加涅去世后,其同事和学生将该书进行修订于2005年再版(第五版)。该书结合了信息加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认知学习心理学的思想,提出了有理论操作又有技术操作和技术支持的学习理论。
参加读书分享的老师们,对该书理论部分和实操部分都做了深入浅出的精彩分析。大家认真解读了教学结果、学习的类型、学习者等教学专有名词,对建构主义学习观及相关的教学理论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其中重点对设计教学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从如何确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设计教学顺序、梳理教学事件到单节课的设计、制定有效的测量方式,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并且是有检测性的教学设计模型。这一解读让老师们对一整套的教学设计流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向性指导。
有人说,当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我们的教学时,这门艺术的价值就不止于艺术,而会更有生命力。我们也相信,在追求教学这门艺术的路上,一直奔跑,永不懈怠,努力实现它的价值,丰富它的意义,延展它的生命。这,便是我们奔跑的意义。
图文 | 英语组
编辑 | 学校融媒体中心
审核 |蔡军
监制 | 雷飞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