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师工程
历史组:让核心问题教学落地生根
充分遵循教育规律,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一直是历史组开展教研活动的主旋律。近日,在教研组长武国宏老师主持下,以《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为例, 对“基于素养本位的核心问题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开展教学研讨。
大家认为,基于素养本位的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应有科学性(符合新课程理念,有科学依据,非主观想象)、实践性(实践证明有效,能提高成绩,多数学生喜欢)、普适性(任何一个教师任何一节课都可以操作)。OECD 将核心素养界定为三大类能力:(1)灵活使用语言、信息或技术等工具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2)同异质群体构建良好关系,解决冲突的能力;(3)自主学习、反思和行动的能力。而“反思性正是核心素养之中心”,即核心素养框架的本质与核心是反思性思考与自主性行动。基于素养本位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就是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设计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本质和核心(自主学习和反思)开展教学。
针对如何“基于素养本位”进行教学设计,武国宏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了答案。一是教学重点确定策略;二是教学目标设计策略;三是评价目标设计策略;四是问题情境设计策略;五是核心问题设计策略;六是先学后教策略;七是以教为学策略;八是体系建构策略。八个方面的实践策略可以归结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问讲评→学生以教为学。
本次活动让大家更加关注和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历史学科教师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学习意识。
监制 | 雷飞颖
审核 | 武国宏 蔡军
图文 | 历史组
编辑 | 学校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