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师工程
教研示范 课题先行
——黔西一中开展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期报告活动
为充分发挥校本研修示范校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一支集“教、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团队,根据《黔西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黔县教发〔2017〕132号)》相关规定,结合贵州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确保立项课题如期开展研究并取得预期成果,5月27日,2023年省市各级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期报告活动在我校格致楼三楼会议室举行。陈海、曹彬、史光源、吴俊、武国宏、黔西二中龙兵、实验二中杨阳应邀担任课题中期报告活动评委专家,各课题主持人及成员参加。
课题主持人从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工作汇报。
史光源汇报省级课题《大概念统摄下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研究》,展示该课题的成果“大概念统摄下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模版。该课题提炼出三个核心观点:一是最佳途径是“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最优方式是单元作业设计;二是结合“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理念,落实“宏-微-符-曲”四重表征的教学范式,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概念知识,引领教师用“三标准、四关注”设计课堂,教科研和教学能力得到提升;三是运用淬炼化学概念教学的“12345”教学思路,建构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单元教学体系,有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曹军汇报毕节市课题《中学语文“评点式”群文阅读教学行动研究》,分享评点法群文阅读教学体系及评点任务例表,总结出评点法群文阅读课程设计结构——“一题多施三建构”。评点法既是教法,更是重要的学法,课题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研究意识,“评点法”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及群文的教学设计在陕西教育教学编辑部、教师报编辑部举办的第一届“诗词教学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充分说明评点法适用于语文学科教学。
陈波汇报黔西市课题《“3634”教学常规管理模式行动研究》,基于我校提出的“3634”教学常规管理模式,研究该模式在推行中的具体情况,总结推行要领和探究优化方案,促进教学管理。
祝光丽汇报黔西市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研究》,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依托高中必修《美术鉴赏》教材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进行教学设计,教师主动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研究,探寻有效教学策略,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素养生成。研究形成的主要结论是,教师准确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是进行美术鉴赏教学的基础;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构建,促进学习的实效性;学科融合,实现美术鉴赏课程独特的教育价值。
张丽《“三新”背景下单元学历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曾妮《“三新”背景下学科融合助力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徐魁《“三新”背景下县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与资源开发研究》、陶忠镶《“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张远飞《大概念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研究》等五项黔西市课题都立足于“三新”背景,开展学历案应用、英语阅读素养提升、物理实验教学、化学大单元教学等方面研究,课题现实意义强,成果丰富。
陈祖艳汇报黔西市课题《建构“和合”型教研文化的实践研究》,依托“和合”思想,从“和合”思想的精髓出发,用“和而不同”“以人为本”“求同存异”等思想作为教研团队构建的指导理念,立足教研组具体情况,从教研组布置、制度、传统等方面,研究“和合”思想在学校团队建设中的作用,拟寻找新时期一中语文教研组建设策略。
王春梅汇报黔西市课题《贵州省欠发达地区县域高中选课走班的策略研究》,从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建构、评价策略、选课走班流程、考试安排到常规排课等做了详细规划和部署,以一中“动态”管理方式代替常规“静态”管理模式,目标是形成选课走班背景下、具有一中特色的管理模式,破解“县中塌陷”困局。
评委专家在高度肯定课题研究工作的同时,也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进一步优化课题研究。
图 | 各课题组
编辑 | 学校融媒体中心
一审一校 | 云杰
二审二校 | 曹军
三审三校 | 蔡军
监制 | 雷飞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