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孝云老师,籍贯黔西,1981年毕节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87年贵州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2001年2月至2003年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与贵州教育学院合办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完成全部学业后,考试成绩合格,达到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1999年荣获毕节地区优秀教师,2001年,被评为贵州省优秀教师。
梁老师从教三十九年,也是孜孜不倦勤奋学习的三十九年。他常常告诫年轻的老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并以《孔子家语》中子贡为例来引导大家。子贡厌倦了学习,向老师提出终止的请求,孔子则告诉子贡:生无所息。意思是长到老,学到老。孔子本人就是终身学习的典范,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梁老师劝人好学,不断学,广泛地学,其用心颇为良苦。
他不但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每年购买书籍,他都不吝钱财,自许家有藏书不算贫。其藏书之丰富,可谓落落大满,汗牛充栋。广泛的持久的学习形成了深厚的学养。几十年来所教学生,无不为他渊博的学问、敏捷的思维、高屋建瓴的思想所折服。
梁老师常常说,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古代中国两千多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已经倡导的,这是一种人文理想,是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由此,我们不难感知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由衷赞美,对终身学习的孜孜以求,身体力行。作为一个老师,深厚的专业功底是从容教学的前提条件,而广泛的阅读带来的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和新的知识结构更是让为师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急功近利,让学生不用成倍的时间去溺于题海,成为书奴。
不断的学习积累,使梁老师在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旁征博引,并因时产生机智的幽默,形成既严谨又诙谐风趣的教学风格,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潜移默化,成人成才。在梁老师看来,也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用人文精神来引领学生,使他们在苦读中,认识到人作为人应该具备的素养,作为每一位生命个体应该拥有的尊严、价值和意义。
梁老师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阅读思考最多,也旁及儒道佛,这些都融汇在他的诗文创作之中。他是我县季刊《花都》的散文编辑之一,也是我校《星空》校刊的首任主编,在组稿、审稿之余,他自己也下水为文,游记、评论、鉴赏、序文兼作,新诗古诗也写。既能创作古体诗、格律诗,尤其擅长七律;能填词,尤擅长调词。有个人诗集出版。
梁老师的诗词,沉雄朴厚、典雅精工。所谓“沉雄朴厚”,是指他的诗词气脉宏博通贯、意蕴朴质厚重。观其诗词,如临江海,气象广阔,沛然绵延。所谓“典雅精工”,是指其诗词遣词雅正精准,用典工稳,音韵调谐,合于古法。时有佳句,吟咏赏鉴,回味无穷。其新诗试图追问存在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夜与昼拥吻了流云和星宿
用金黄的杯盏
收摄林泉日影月色
把翡翠流荡的天音
和雪峰之巅湛蓝的高远澄澈潭底
谁幻化汲汲飞升的狂蟒
风掣向烈焰腾空的渊谷
歇歇吧幻城的乐师
让臃肿的樗木
息灭影子对自己的追逐
鹰翼同源于远古的黑暗
让时空重叠三生苦苦纠缠
一遍遍拷虐魂魄
一碗汤能否了却今生的因缘
重回膨胀的奇点
芦苇青了又黄
随朝暮变化色身
跟风语萧萧跟鸟鸣啾啾
抑或像石头沉默
鱼乐己乐融入一地春色
梁老师为人处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学生一视同仁。在他看来,师者,仁心也,教法,仁术也。仁心是本质,形而上之道;仁术是形式,形而下之器。仁心是出发点,仁术是落脚点。手段与目的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人成才,成人是最高价值理念。
梁老师也喜欢书法艺术,能写行楷书,也能写行草书,所书作品,端庄雅致,圆润流畅。
梁老师还是我校第一个面向老师和同学主持文化讲座的人,由此开本校“书香校园”文化讲座风气之先,并两次应邀到二中,五次应邀到教育局校长培训班举办传统文化讲座。